摘要: 當2020年的曙光剛剛開啟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,世界在人們的憧憬中風云變幻,對“黑天鵝”來了的驚呼,折射出對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擔憂。
編者按
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指出,要堅定不移貫徹創新、協調、綠色、開放、共享的新發展理念,推動高質量發展。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“十三五”規劃收官之年,我省高質量發展既面臨許多重大機遇,也面臨不少挑戰。省兩會召開在即,對進一步推動我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將會作出部署安排。即日起,本報特推出系列文章——“開年三問高質量”,就河南高質量發展怎么看、怎么辦、怎么干等問題進行梳理思考,以期與代表委員、干部群眾共同探討、提振信心,奮力奪取高質量發展開門紅。
當2020年的曙光剛剛開啟21世紀的第二個十年,世界在人們的憧憬中風云變幻,對“黑天鵝”來了的驚呼,折射出對全球經濟發展不確定性的擔憂。面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,我們必須保持戰略定力,咬定高質量發展不放松。有中國縮影之稱的河南,又該如何看待自身的高質量發展?
經濟下行壓力加大,適逢結構調整任務艱巨,在這樣的當口,有人難免疑惑:作為一個農業大省,如何走通高質量發展之路?也有人心里沒底:環保約束趨緊,高質量發展空間幾何?科教資源少,創新能力不強的短板明顯,高質量發展動力哪里來?
千慮萬慮,有一條可以肯定:高質量發展是“華山一條路”,非走不可;高質量發展,不進則退,慢進亦退。
放眼全國,緊迫感撲面而來。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重構經濟版圖,新一輪以高質量發展為導向的區域競爭已全面起勢,長三角、珠三角地區率先轉型,湖北著力構建“芯屏端網”萬億級產業集群,安徽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了1萬億元,江西致力于打造世界級虛擬現實技術中心……只有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,才能適應區域協同發展的新形勢,干在實處,走在前列。
審視自身,危機感同樣存在。雖然我省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,但在產業結構、需求結構、城鄉結構、動力結構等方面仍存在種種問題。“穩”是“進”和“轉”的基礎,但沒有“進”和“轉”,“穩”也“穩”不住。我們決不能飲鴆止渴而重回老路,決不能畏難避事而止步不前,也決不能行動遲緩而貽誤戰機,必須加強進的決心,加大調的力度,加快轉的節奏,讓河南發展顏值更高、氣質更佳、筋骨更壯。
肩負重托,使命感不斷升騰。從中央擘畫中部地區崛起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國家戰略,到《求是》雜志發表的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《推動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》,從習主席發表的二〇二〇年新年賀詞,到中央財經委員會第六次會議,鄭州、河南被頻頻點名,寄予厚望,河南的高質量發展,不僅攸關自身命運,也承擔著重要的國家使命和責任。
高質量發展,是中國經濟的必然躍升,是中央審時度勢做出的戰略部署,是省委省政府響鼓重錘的中心工作,是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。形勢再復雜,也要堅定走下去;困難再多,也要咬牙克服。事實上,生動的實踐,是對某些疑慮和困惑的最好解答。
“農”字底色重,也可以開出高質量高效益之花。以“中國花生種植第一大縣”聞名的正陽縣,先是引入30多家以花生油、休閑食品、花生蛋白等為主的深加工企業進駐,產業集群漸成,后又實現展覽文化與休閑度假、花生游樂等業態融合。從新發展理念角度看,農業并不是被鎖定在產業鏈前端的弱質產業,也完全可以成為一二三產融合的新業態,為高質量發展快車加油助燃。
環保約束緊,反而提供了轉型升級的新機遇。鞏義市竹林鎮慶州集團耐火材料車間寬敞明亮,沒有了粉塵、噪音,所有“臟”“重”活兒生產管道均設于地下,實現了機械化、智能化、自動化,因為轉得早轉得快,在同類企業紛紛倒在環保門檻外之時,產品暢銷全國各地;新鄉銀金達新材料研發的PETG熱收縮膜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,扔進水里能自動降解、埋進土里不影響莊稼生長,讓“白色污染”問題迎刃而解,產品準入歐洲、南美、中東等地,1噸就能賣上5萬多元。路子對了,日子自然就會好過。
創新資源少,可以敞開胸懷海納百川。普萊柯生物工程公司先后引進張改平、劉秀梵、田克恭等院士和科學家,成功研制豬藍耳病滅活疫苗,為公司帶來了可觀的銷售收入,創造了“引進一批人才、帶動一個產業”的佳話。資源可以通過開放式創新全球配置;“招才引智”可以不拘一格,不求所有、但求所用,不求所在、但求所為;在大力拓展本地高教資源的同時,還可以通過院地合作、聯合共建等形式,建設新型高教研發機構。深圳也沒有多少本地科教資源,卻能吸引全國青年才俊蜂擁而至,我們同樣可以。
用發展和辯證的眼光看,機遇與挑戰其實相互依存,壓力與動力也可以相互轉換。放寬視野,登高望遠,我們高質量發展的堅定信心來自方方面面——
信心來自鼓舞人心的深切關懷。2019年,習近平總書記3月參加全國兩會河南代表團審議,9月親臨河南視察,在鄭州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,要求我們“在中部地區崛起中奮勇爭先,譜寫新時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絢麗篇章”,激勵著億萬中原人民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征程上意氣風發、闊步前行。
信心來自于奮力出彩的精心謀劃。從省委十屆六次全會暨省委工作會議到省委十屆十次全會,再到省委經濟工作會議,我省持續動員、狠抓落實,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2019年,中國·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匯聚一大批前沿高新技術,全省對外開放大會矢志打造內陸開放高地,凝聚了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大正能量。
信心來自于得天獨厚的優勢和機遇。“快時尚”ZARA品牌的服裝,從西班牙的流水線到鄭州的倉儲基地,僅需40個小時,比北京、上海足足提前了8個小時。區位優勢、市場優勢、人力資源優勢、開放通道優勢、糧食生產優勢、文化資源優勢……再加上眾多國家戰略持續交匯疊加,讓河南占據更多“天時地利人和”。
信心來自厚積薄發的奮進態勢。河南經濟社會長期快速健康發展,奠定了轉型升級堅實基礎。經濟總量超過5萬億元、市場主體突破600萬戶、每天有1100多戶企業誕生、2019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400多家、鄭州機場客貨吞吐量繼續保持中部地區“雙第一”、米字形高鐵成形在即……投資熱土、政策洼地、創新高地加速形成,闖關奪隘勢能強勁,勢必在量的有效增長中實現質的大幅提升。
河南高質量發展其時已至、其勢漸成。河南高質量發展大有可為,也一定能大有作為。
責任編輯: 黃冠宇
附件: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