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主持人
河南日報報業集團副總編輯魏劍
本期嘉賓
鶴壁市委副書記、市長郭浩
核心提示
8月12日,光芯片制造企業——河南仕佳光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掛牌上市,這是鶴壁首家境內上市企業,也是我省第二家科創板上市企業。成立10年來,仕佳光子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,不斷打破國外技術壟斷,大大加快了我國高端光電子芯片產業化進程。
鶴壁相傳因“仙鶴棲于南山峭壁”而得名。近年來,這座典型的資源型城市持續加快新舊動能轉換,精準發力產業轉型升級、營商環境優化等重點領域。今天,讓我們走進這座豫北小城,感受轉型發展的蓬勃動力。
從無到有的突破從小到大的提升
魏劍:作為一座因煤而建、因煤而興的資源型城市,近年來鶴壁加快推進產業轉型升級,新經濟、新業態發展勢頭迅猛。當前鶴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現狀如何?
郭浩:一年多來,鶴壁著力搶占數字經濟發展先機,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、從小到大的提升,主要抓了四個方面工作:一是夯基礎。圍繞在全省率先建成千兆示范城市,目前已建成5G基站559個,年底將實現縣城以上城區全覆蓋。二是引龍頭。引進了京東、阿里、華為、聯想、浪潮、騰訊等數字經濟龍頭企業,帶動京東系、阿里系等230多家企業入駐,數字經濟交易額突破30億元。三是建平臺。規劃建設了5G產業園、光電子產業園、機器人硅谷、863科技創新園、農業大數據中心等平臺,為企業落地提供了良好條件。四是促應用。鼓勵相關企業探索創新、推廣應用,努力將鶴壁打造成應用最深入、最前沿、最廣泛的引領示范區。目前,鶴壁已在光集成芯片生產、5G應用場景搭建、數字鄉村建設、邊緣計算算法創新等方面取得明顯進展。
打出優化營商環境“組合拳”
魏劍:在去年公布的全省營商環境第三方評價中,鶴壁取得全省第三名的好成績。在以營商環境優化贏得開放勝勢、推動高質量發展過程中,鶴壁有哪些好的做法?
郭浩:推動高質量發展離不開優質的營商環境。我們提出了“一先、五抓、三保障”的工作思路。“一先”,就是把優化營商環境擺在優先位置,以企業家為師、為友、為伴,把企業家當作自己人、自家人,著力打造“全省第一、全國一流”的營商環境。“五抓”,就是抓“多規合一、普惠金融、企業服務、招才引智、宜居宜業”。比如在企業服務方面,我們配備了944名“服務管家”,通過一對一、一對多的方式為企業和項目提供全周期跟蹤服務,受到了企業的一致好評。“三保障”,就是強化“考核、激勵、監督”三個方面的保障,著力營造風清氣正、干事創業的濃厚氛圍。近年來,已有77名企業家和高層次人才被推選為市級黨代會代表、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,5名企業家被授予“鶴壁功臣”“鶴壁榮譽市民”等稱號。
“鶴”棲于壁,重在筑巢。只有真正為企業發展著想,才能更好激發市場主體活力,把營商環境改善的成效轉化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成果。
搶抓機遇推動“五個示范區”建設
魏劍:去年9月,省政府印發關于支持鶴壁市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的指導意見,要求鶴壁發揮優勢、打造特色,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。近一年來,鶴壁建設高質量發展城市成效如何,有哪些亮點?
郭浩:近一年來,我們搶抓中部地區崛起、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戰略機遇,著力推動產業轉型、城鄉融合、生態環保、體制機制、營商環境“五個示范區”建設,農村全面小康社會建設綜合評比全省第一,城市可持續發展度全省第五。
狠抓產業轉型,2019年全市煤炭行業占比降至9.7%,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比達51.5%、居全省第三,告別“一煤獨大”,實現“多業并舉”。狠抓城鄉融合,我們以國土空間規劃為引領,統籌推進百城提質、“六城聯創”等工作,鶴壁東區快速崛起,白寺物流園區加快建設,城鄉面貌和功能不斷向好,縣區組團與中心城區形成向心一體發展的良好態勢。狠抓鄉村振興,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水平排名全省第一,鄉村振興現實基礎綜合排
名全省第二。狠抓改革創新,推進“三山”統籌和“三區”協同發展,抓好開發區二次創業,著力促進區域聯動、優勢互補、共建共享。狠抓試點示范,被確定為國家安寧療護試點城市、全國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、全國農村綜合改革標準化試點市等。
較好穩住了經濟基本盤
魏劍:今年上半年,鶴壁市生產總值增速居全省第2位。圍繞“六穩六保”工作目標,咱們有哪些獨具特色的探索和突破?
郭浩:我們堅持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,主要做了三方面工作。一是統籌兼顧,守住底線。在有效控制住疫情后,我們及時成立復工復產服務專班,出臺支持企業健康發展系列政策,實行黨政干部“雙包”機制,規模以上企業、重點項目復工復產率全省領先。二是以保促穩,夯實基礎。出臺“六穩”“六保”27條意見,開展“戰危機、保生存、求發展”系列活動,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、固定資產投資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、貨物進出口總額、引進省外資金等增速均居全省第一方陣,特別是市場主體逆勢增長31%,可以說較好穩住了經濟基本盤。三是穩中求進,進中蓄勢。與省直和中央駐豫單位密切對接,形成“1+N”政策支持體系,超前謀劃儲備“十四五”項目2500多個,爭取上級資金41.5億元、信貸支持190.7億元,一批重點項目進入國家、我省規劃盤子,為高質量發展城市建設注入強勁動力。
主持人點評
鶴壁之行,我們切實感受到這座資源型城市日新月異的變化——新興產業蓬勃發展,營商環境持續優化,高質量發展理念已融入這座城市的“血液”,落實到一點一滴行動中。
從“一煤獨大”到“多業并舉”,在深入貫徹新發展理念的具體實踐中,鶴壁人用敢想敢干、敢闖敢試為城市轉型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。筑巢引“鶴”,這個仙鶴的故鄉未來可期!③4
(文字整理/本報記者郭戈河南報業全媒體記者秦川本報通訊員馮君)
責任編輯: 黃冠宇
附件:
網友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