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健全國家標準體系,深化地方標準管理制度改革。”
——摘自《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》
標準是質量的基礎,也是區域綜合競爭力的集中體現。
河南瑞貝卡發制品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瑞貝卡)從過去的“假發作坊”發展成為“世界發制品王國”,標準的作用不容忽視。
在瑞貝卡剛起步時,國內的發制品企業還面臨著沒有自主品牌、核心技術等現狀,合作中常常受制于人。伴隨著瑞貝卡牽頭制訂的《發制品術語》《發制品人造色發發條及發辮》等發制品五項國家標準通過審核及批準發布,中國發制品企業向世界發制品行業展示了強大的技術力量。而在新材料、新工藝、新助劑領域的研發,也讓瑞貝卡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核心技術,率先打破國外原材料壟斷。
許繼集團《特高壓直流輸電換流閥》等17項標準領先國際水平;開普檢測參與制(修)訂國家標準87項、能源行業標準49項、機械行業標準49項、團體標準17項,用產品驚艷世界、用標準衡量世界。它們正在用自己的力量打破國外的壟斷和制約,讓中國標準登上國際舞臺。
人無規矩則不立,國無標準則不興。“2018年,許昌市獲批創建國家標準化改革創新先行區,成為全國唯一的地級市創建單位。我們堅持把標準化建設作為基礎性、戰略性、引領性工程來抓,加快推進全域標準化建設。”10月22日,許昌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說。
在構建標準化工作體系方面,我市成立12個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,出臺20項改革創新制度規范,構建市、縣、市場監管分局、市場監管所和企業“五級管理網絡”,搭建國家級智庫、專家委員會、技術委員會、公共服務平臺、企業標準化機構“五方工作鏈條”,形成系統完備、全面覆蓋的標準化建設體系;在全國首提“全區域、全領域、全行業、全產業,全民共享、全社會共建”和“農業、工業、服務業、社會事業全覆蓋”的全域標準化理念,并被寫入《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》;探索“1+1+1”標準化隊伍培養制度,首創并持續推進標準化專員制度,讓“懂標準的人管標準”。
誰制定標準,誰就擁有話語權;誰掌握標準,誰就占領制高點。我市以標準推動產業升級,支持引導企業參與省級以上標準制訂修訂,實現從“賣產品”向“賣標準”轉變,先后建成國家級、省級標準化示范(試點)項目135項,其中國家級標準化示范項目37項、省級標準化示范項目98項,形成了省級、國家級標準化示范項目梯次培育的良好氛圍。目前,全市共有20家企業承擔市級以上標準化專業技術委員會秘書處工作,600余家企業參與省級以上標準制訂修訂工作。
人民群眾滿意度就是最高標準。我市以標準優化公共服務,圍繞幼有所育、學有所教、勞有所得等基本公共服務九大領域,因地制宜制定27個地方標準,創造性打造養老服務、智慧閱讀、休閑健身等9個“15分鐘便民圈”,構建起具有許昌特色的城市基本公共服務“15分鐘標準體系”。許昌作為全國首批創建的國家基本公共服務標準化綜合試點,獲得國家市場監管總局、國家發展改革委、財政部考核通過。
我市以標準提升治理效能,建立了由400余項標準組成的全國首套“城市治理標準體系”,涉及全市21個部門、涵蓋40個子標準體系,并抓住建設國家“無廢城市”試點機遇,制定全省首個建筑垃圾再生集料道路基層應用技術標準,中心城區建筑垃圾綜合利用率達到99%。
標準若不領跑,發展只能跟跑。下一步,市市場監管局將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,堅持以“標準河南”建設為引領,大力實施標準化戰略,深入謀劃標準化工作,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勢賦能,為標準河南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。
編輯:賈同嶺 楊儀 校對: 張文正
責編: 楊偉峰 終審: 劉俊民